邊界都蘭:想像與實踐
都蘭這個地名來自於阿美族語「Atolan’」,意即「堆疊石頭的地方」,最早來到這片土地開墾定居的阿美族祖先,在土裡挖出了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石頭,便將石頭堆疊成家和田園的邊界,這樣的邊界不是為了隔絕人與自然的堅固高牆,而是標示著人與自然依存關係的界線,因此「Atolan’」 這個名字本身即隱含著「透過撿拾、堆疊等勞動,不斷定義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邊界」的意涵。一如此地原住民阿美族人數百年來對陸陸續續各類移民的包容接納,都蘭的藝文氛圍因為從未形成穩固的組織,或者可以清楚勾勒邊界的具體形象,於是也就一直保有一種因邊界模糊而衍生的開放性與生猛創造力。無論是選擇離開都市回到部落立足的在地創作者,或者選擇離開原生地遷移他處,特別是選擇像都蘭這樣遠離都市主流社會之處重新建立主體「家」的認同,某種程度都意謂著對主流文化的抵抗。然而,我們必須經歷抵抗以便從原來的脈絡裡脫身,重新創造自己的「空間」才能獲致完整的主體,而得以自在生存並相互彰顯差異,此即我們另類選擇的能力與實踐。這個另類選擇便是有意識地將自己放置到更深刻的「邊緣」,這「邊緣」不僅只是指遠離都會的遙遠鄉野,譬如都蘭,更指的是個體對「邊緣性」的重新定義。
而這個展覽意欲觀照的正是島嶼東南邊緣的能動性與主體性,正因為這似乎是島嶼最邊陲的位置,讓以都蘭為核心的這片土地維持著最剛好的、充滿詩意的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空間。都蘭阿美族人說漲潮與退潮交替的時候叫做「Masi’ac」,這個時候水流又強又亂,潮間帶上的生物必須趁著這短暫的漲退交界時間趕快移動,例如貝類在此時從緊閉在殼中的防衛狀態打開,出來覓食、求偶,從封閉變成開放的,於是掠食貝類的魚蟹也出來活動著,所以此時也是族人「Micekiw(採集貝類海菜)」和「Tafokod」(撒網捕魚)的最佳時機,漁獲最多最豐富,然而也最危險。因此「Masi’ac」象徵著一種充滿機會同時也充滿危險的生存狀態,也是海洋民族面對海洋的流動、循環、毀滅、不定形、包容各種差異等特質的生存美學。花東山海之間自古就是人與自然,各種族群文化之間碰撞交會的共生戰場~是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洋板塊相撞推擠的最前緣,也是台灣島誕生的第一現場,台灣最古老的人類文明遺址與最新鮮的地殼運動與文化共生都在這裡並存著~看似最邊陲之地其實是台灣在世界文明板塊運動中的縮影,我們始終就處於各種文明與自然劇烈撞擊交會的最前線,能夠在最激烈的衝擊中存活並開出無限可能的花朵。
+
◈展覽日期:109.6.6-109.7.2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09:00~17:00
◈開幕茶會:109.6.6 (六) 15:00
◈展覽講座:109.6.7 (日) 14:00
◈展覽地點:臺東美術館 (臺東市浙江路350號)
+
│策展人│
李韻儀、賴純純
│參展藝術家│(依筆畫)
王郁雯、伊命、安聖惠、希巨蘇飛、沙播兒拉告、林瑞玉、哈拿葛琉、施永德DJ Hatfield、馬惠中、逗小花、郭英慧、達鳳旮赫地、蔡政良、魯碧司瓦那、賴純純、饒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