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當期展覽

模樣邊緣:音樂視覺場
文 𝄞 陳柏源

新南向和台灣開放新住民之後,在原民藝術家、新住民和台灣的創作者都有屬於自己關於民族、文化和傳統的音樂歷史連結。本次策展結集五位藝術家,在地方文化背景以及音樂與視覺藝術領域有所著墨的個體,我們試圖從一個感性的角度去切入並索「音樂」和「聲音」在視覺藝術的個體表現和族群文化的在地性位置。

面對字面上的感性表現,意指在歷史紀錄和知識背景之下的音樂和聲音是參雜著大量個人生活過的情感狀態、生命史與精神軌跡。這往往會浮現或顯露在視覺化的場域中,構成某種在音樂元素和視覺場隱藏的「舞台感」。因此,一種科學導向的聲音紀錄或純粹視、聽覺的感官辯證系統並不是唯一的選項。從藝術家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創作計畫,發覺到音樂和聲音在文化交流的共鳴性,但這又如何透過展演的方式來傳遞和展現,當這些族群和地方的元素位移至美術館的空間是否還構成其本來的原貌?在這些藝術問題的思考下,「舞台搭建」和「勾勒模樣」成為了本次第展的特色及理念。

「舞台搭建」:當音樂表演的形式位移到視覺展示的場所時,「舞台」是否還可以或能夠等同於空間藝術?早在抽象畫的始祖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論述中便提及過「舞台構成」和「綜合藝術」的指涉。然而,在藝術家林志鍾的「藍色空間」裡,透過平常表演所產生的「舞台感」,利用空間搭建、燈光指引和現成物擺設的形成去探討其六零年代生長的Nagashi文化。這種典型空間藝術的組成,似乎在指涉的僅僅是那留戀的舞台搭建。藝術家賴昱旻則以台灣七年級生的個人式抒情,那種手持吉他的年代,利用類似隔音毛毯和吸音羊氈的概念,藉由髮絲的型態重新包裝來自他所理解的社會形態。

「勾勒模樣」:祖先的聲音是既清晰又模糊的,他們存在於現實環境裡。這些聲音和族群的本土文化轉換成音樂、服飾、刺繡、器皿和手工藝的結合,是部落族人發揮著人類獨具的象徵轉換能力,一直不斷重複和闡明,試圖勾勒一個更能被領會的模樣(appearance)去欣賞跟尊重生活。在排灣族的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以其獨特的方式呈現部落音樂性的傳承,並以記錄的方式記載祖父輩對於「口鼻笛」的製作過程。當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宣稱:「音樂是一種形體化的意志,而不是現象的映像」時,這種形體化意志在藝術展演的領域當中,它所顯現的往往是少數的個人在代表著一個族群歷史的發聲。來自印尼的丁安妮,以東南亞文化的角度去紀錄,以錄像和文件的方式傳遞歷史和生活型態在區域分佈之間的文化差異,多數的情形下我們能夠察覺到之間的共鳴性並且是有趣的原因。而阿美族音樂創作者蘇瓦那‧恩木伊‧奇拉雅善以生活在台灣東部,對於自由、民主和多元的政治口號進行著思考。身為音樂專業的角度創作多部有聲作品,並將以展場當作「舞台」,以音樂串接現場的方式做結合展出。

模樣邊緣:音樂視覺場
♫ 展期:2022/5/7(六) - 2022/6/12(日) 
♫ 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2:00 ; 13:30~17:00,免費參觀。
♫ 開幕:2022/5/7(六)  14:30
♫ 展覽地點:臺東美術館
♫ 座談:2022/5/14(六)  14:30
♫ 策展人:陳柏源
♫ 參展藝術家:
    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
    蘇瓦那‧恩木伊‧奇拉雅善(Suana Emuy Cilangasay)
    丁安妮(Sri Handini)
    賴昱旻
    林志鍾
展覽資訊
  • 日期 111-05-07~111-06-12
  • 地點 臺東美術館山歌、海舞廳
Top